当前位置: 首页 > 维修中心 > 其他维修

顾家集成灶蒸箱缺水故障(顾家集成灶蒸箱缺水故障怎么处理)

  • 其他维修
  • 2024-11-09
8719

本文目录一览
  • 1.铿锵的时代乐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过的贫困村脱贫调查
  • 2.十个细节,感受习近平的初心
  • 3.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习近平都去了
  • 4.顾家集成灶:安全设计 时刻护卫你和家人下厨安全

1.铿锵的时代乐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过的贫困村脱贫调查

新华社北京10月9日电 题:铿锵的时代乐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过的贫困村脱贫调查

特约调研组

贫困是长期困扰人类的一大难题,战胜贫困是中华民族的千年夙愿。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改革开放使这一宣战进入新的历史阶段,8亿多农村贫困人口先后脱贫。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消除贫困摆在治国理政更加突出的位置,举全党全社会之力集中脱贫攻坚,其力度之大、规模之广、成效之显著、影响之深远,前所未有、世所罕见,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最深的牵挂。脱贫攻坚以来,总书记顶风雪、冒酷暑、踏泥泞,翻山越岭、跋山涉水,走遍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先后深入河北阜平县骆驼湾村和顾家台村、甘肃渭源县元古堆村、湖南凤凰县菖蒲塘村、湖南花垣县十八洞村、河南兰考县张庄村、江西井冈山市神山村、安徽金寨县大湾村、宁夏泾源县杨岭村、宁夏永宁县原隆村、青海格尔木市长江源村、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班彦村、河北张北县德胜村、山西岢岚县赵家洼村和宋家沟村、四川昭觉县三河村和火普村、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华溪村、江西于都县潭头村、内蒙古喀喇沁旗马鞍山村、河南光山县东岳村、云南腾冲市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陕西柞水县金米村、宁夏吴忠市弘德村等24个贫困村考察调研,推动脱贫攻坚战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在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这些贫困村明确努力方向,鼓足发展劲头,干群齐心协力,实现了脱贫攻坚的历史跨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他们又努力克服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采取有效措施,付出艰苦努力,巩固了脱贫成果。他们一腔腔顽强拼搏的奋斗激情和一个个战天斗地的脱贫故事,犹如一组组铿锵的时代音符,谱写了一曲曲领袖与人民心连心、复兴路上奔小康的激越赞歌。

山水田园焕新颜

走上脱贫路,今昔两重天。从华北平原到西南边陲,从大别山区到秦巴腹地,从土家苗寨到雪域高原,从“苦瘠甲天下”的甘肃定西到“隔山走一天”的四川大凉山,总书记足迹所至,处处沧海桑田,旧貌变新颜。24个贫困村都是一年一个样,乡亲们日子越过越红火,过去的贫困一去不复返。

一是贫困的帽子甩掉了。截至目前,24个贫困村中已有23个脱贫摘帽。同脱贫攻坚前相比,24个村的贫困发生率从36.1%下降到1.9%,其中13个村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降幅最大的弘德村从82.8%降到0.8%;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从3145元增加到9939元,其中12个村增长3倍以上,增加最多的十八洞村由1829元增加到12900元、增长6倍多;村均年集体经济收入从1.05万元增加到29.33万元、增长26倍多。如今,走进一个个村子,普遍有硬化畅通的道路、规划有序的街巷、整齐明亮的路灯、富有特色的民居;迈入一户户农家,到处是富有景致的院落、干净整洁的房间、配置齐全的家电、男女老少的笑语。谈到从高山上搬到富庶地、使风沙窝变成“金银铺”、让烂泥沟迎来城里客,谈到房子新了、腰包鼓了、出行便了、乡村美了,村民们自豪地说,现在我们和城里人一样过日子,相比过去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做梦都没想到,像重新活了一回。

二是发展的势头强劲了。发展是脱贫致富的总办法。在党委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以及各方面支持帮助下,24个村因地制宜,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加快发展。通过强化基础设施,优化种植结构,发展务工经济,积极招商引资,开展技能培训,培育特色产业,解开了一个个脱贫死结,找到了一条条致富门路,补齐了一块块发展短板,脱贫攻坚按下了快进键。几年来,24个村普遍解决了交通闭塞、信息不畅、买难卖难和严重缺资金、缺技能、缺市场等发展瓶颈问题;普遍实施了一批发展项目,奠定了产业基础,提高了分户经营和合作经营能力。现在,村村都有一张规划图,家家都有一本致富经,人人都能算出一笔增收账,发展思路、发展局面、发展信心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一些村民学习掌握新技能,逐渐成为身怀“绝技”的致富能手,有的家庭一年增收好几十万元。通过先进带后进、先富帮后富,越来越多的人走上了靠勤劳、靠技术、靠市场挣钱的路子。大家说,只要肯努力,人人都能做自己的发动机。

三是乡村振兴的精气神提起来了。脱贫攻坚是动力之源,也是希望之火。特别是总书记的关怀和嘱托,如春雨甘露,一直滋润着乡亲们的心田,激励着大家奋发进取。随着政策扶持加大,增收门路拓宽,日子越过越好,村民们不仅笑声多了、歌声甜了、精神爽了,而且脑子活了、胆识壮了、心气足了。神山村将村民们脱贫后开怀大笑的瞬间拍照定格,做成一面笑脸墙立在村头,为的是自励自强、加油鼓劲。班彦村土族群众的“花儿”将过去和现在对比唱道:“山大沟深的沙沟山,不受得寒苦了,干部和群众呀齐上阵,平川里拔起了新村。心肝花腔子里放实了,栽哈个摇钱的树了。”佤族群众欢快地唱起了《三声鼓响》:“一声鼓响春常在,风调雨顺新时代;二声鼓响百花开,国泰民安新时代;三声鼓响都是爱,四海升平新时代。”十八洞村拍了电影后,更是远近闻名,他们正瞄准建设“中国最美乡村”,努力打造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升级版”。现在到24个村,只要同乡亲们拉起家常,很多人就有说不完的话。从朴实的话语中,能真切感受到他们的感恩之心、喜悦之情,也能真切感受到他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坚定信心。大家坚信,摘掉穷帽子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前方。

脱贫路上有真经

在脱贫攻坚战中,24个贫困村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都有过硬的措施和办法,共同的经验有这么几条。

一是树立必胜信心。24个村的脱贫,都有一个动员启发、转变观念、增强信心的过程,每个村都有一些由等到动、由懒变勤的奋斗故事。很多村针对一些村民开始抱有的“祖祖辈辈都这样,小山沟里翻不出什么浪”的思想认识,从立志鼓劲入手做工作。有的倡导老区精神,挖掘和宣讲老一辈的红色故事,努力用革命战争年代的战斗激情唤起村民,鼓励大家树立自我发展意识,敢于向贫困宣战、向小康进军;有的组织参观培训,帮助村民转观念、换脑筋,引导大家不安于现状、不满足温饱,积极用奋斗改变命运;有的设立脱贫志气榜、致富光荣榜,颁发脱贫光荣证和脱贫致富奖,激发奋勇争先的热情;有的狠抓移风易俗,推动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和文明素养提升;有的实行“群众思想道德星级化管理”,以户为单位进行量化评比、确定星级,“把当先进还是拖后腿贴到家门上”,营造起奋斗光荣、互帮互助、你追我赶的浓厚氛围。大湾村年近七旬的陈泽申曾当面向总书记拍胸脯说:“不怕年纪大,就怕志气短,我一定干出个样子来。”这几年他忙着养羊、种天麻、采板栗、进厂务工,每年都比上年增收1万多元。十八洞村的龙先兰,曾向村里吵着要钱要物,受脱贫攻坚战的激励,逐步成长为村里的养蜂大户,还带动12户贫困群众一起增收。现在,24个村的村民中“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的少了,主动想办法、找门路、抓机遇的多了,大家都为了致富而充实忙碌了起来。

二是坚持因地制宜。24个村大多数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由于自然地貌、资源环境、民族习俗、历史文化的差异,致贫原因各有不同。在脱贫攻坚中,各村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指示精神,努力在因地制宜上做文章。总的思路是,立足本地资源,积极发挥比较优势,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宜渔则渔,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宜搬则搬。地处山区的三河村、火普村,以中药材和特色山货为主打产品;地处平原和浅丘的张庄村、菖蒲塘村,大力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种植养殖;近林靠水的华溪村、马鞍山村、东岳村,侧重发展林下经济和特色种植养殖;水土富含矿物质的十八洞村、潭头村,重点打造生态农业新增长点;有红色文化资源和特色风景民俗的骆驼湾村、顾家台村、神山村、大湾村,积极发展民宿和农家乐,就地搞旅游;确实地处偏远、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原隆村、班彦村、长江源村、赵家洼村,实行易地搬迁,创建新家园。这些从实际出发的思路和举措,形成了各有特色的脱贫模式,走出了务实管用的脱贫路子。

三是兜牢民生之底。摆脱贫困,最基本的是稳定实现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24个村聚焦这一目标,订规划、添措施、补短板,用足用好国家每一项扶持政策,努力使每一笔扶贫资金、每一种扶贫资源都发挥最大效益。各村普遍改造了基础设施,加强了基本公共服务,改善了人居环境,消除了危房,解决了住房难、上学难、看病难、行路难、吃水难、对外联系难等民生问题。比如在解决住房安全问题上,宋家沟村等多个村通过叠加使用易地扶贫搬迁、宅基地改革、移民避险解困等政策,对危旧房该改造的就地改造,该搬迁的集中重建,让村民没花多少自己的钱就住上了新房。再如在解决上学难问题上,多数村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给予资助,积极劝返适龄辍学孩子,贫困村义务教育保学率和教学质量大大提高,考上大学的越来越多。有的村还采用购买社会服务方式打造托管课堂,有效解决留守儿童校外失管失教和课后督学问题。又如在解决看病难问题上,村村都有卫生室和村医,多数村实行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政策,坚持低保政策与扶贫政策有效衔接,对所有低保户、五保户应保尽保、分类施保,有病及时治、大病医药费大额报销成为常态。村里贫困户因病因残致贫率一度超过50%的大湾村、潭头村,也彻底告别了“辛辛苦苦奔小康、一场大病全泡汤”的日子。元古堆村、华溪村等4个村过去长期缺水,人畜饮水都困难,通过打机井、外来引水等方式实施饮水安全工程,全都吃上了放心水。村民们高兴地说:“现在自来水接到家,龙头一拧水冒着呢,再也不为吃水揪心犯愁了。”今年抗疫期间,这些村及时落实兜底保障政策措施,确保群众基本生活不受影响,避免了一些群众因疫致贫返贫。

四是致力产业增收。发展产业,是稳定脱贫的根本措施和长久之策。24个村在各级指导和多方帮扶下,围绕靠什么脱贫、在哪里增收进行充分论证,制定产业规划,坚持多条腿走路,努力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有的依靠科技创新,丰富产品门类,推进提质升级。比如菖蒲塘村,鼓励技术能人、“土专家”不断引种试种新品种,成功后带动村民共同致富;仅村里成立的“女子嫁接队”开展技术输出服务,2019年创收就达889万元。有的打造产业链,提升附加值,让贫困户更多分享增值收益。比如原隆村、马鞍山村,利用日照和水土条件种植葡萄,由此带动建酒庄、搞品鉴、户外观光、生态采摘等,产业链延伸短短几年就有模有样,把葡萄架上的“紫珠珠”变成了老百姓腰包中的“钱串串”。有的发挥现代农业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贫困群众的组织和带动作用,强化其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比如张庄村,依托一批产值高、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现代农业企业发展高效农业,种植的褐蘑菇、白蘑菇远销港澳地区和海外。有的勇于探索“互联网+”模式,抢抓机遇发展电商。比如东岳村,建起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电商服务体系,形成线下体验和线上热销紧密互动的火热场景。有的通过土地流转,采取“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户”等方式,使不少村民成为拥有土地流转金、务工薪金、效益分红金的“三金”农民。有的深入挖掘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创新旅游形式和内容,使乡村旅游有特色玩头、有文化讲头、有再来念头。种种增强自身造血能力的发展模式,为脱贫攻坚提供了持续的产业支撑,也使这些村经受住疫情带来的影响,牢牢稳住了脱贫成效。

五是加强驻村帮扶。驻村帮扶是脱贫攻坚的有力举措。几年来,24个村随处可见驻村扶贫工作队员操劳奔忙的身影。他们扑下身子、倾情投入,与村里的党员、干部并肩战斗,对贫困群众努力帮到点子上、扶到关键处、驻到心里面,用无私奉献的辛苦指数换来贫困群众的幸福指数。很多驻村扶贫工作队员一驻就是三四年,吃住在村里,天天走家串户,了解情况,宣传政策,谋划思路,推动落实,协调解决问题,甚至过年过节都坚守岗位,赢得群众交口称赞。德胜村所在的张北县过去从没有过光伏扶贫项目,驻村扶贫工作队员主动沟通联络,帮助申请专项扶贫资金和政府补贴,推动光伏扶贫电站项目落地,使该村有了持续稳定的收益。火普村驻村扶贫工作队积极联系中药企业到村考察,试种金银花等中草药,带动全村贫困群众脱贫。张庄村、神山村的驻村扶贫工作队员为引导村民办农家乐、开厂子,反复耐心上门做工作,还帮助搞规划设计、申请创业贷款,成了村民的“点金人”。大湾村党总支第一书记余静驻村扶贫,几年间风里来雨里去,与村里的男女老少熟悉得像一家人,被誉为贫困户的“孝顺女儿”。类似例子还很多。今年抗疫期间,他们更是从春节就钉牢在村里,为脱贫群众争取就地就业、解决农产品滞销、拓展电商增收等积极联络,牵线搭桥。正是因为加强了贫困村的驻村帮扶力量,脱贫攻坚的思路措施得以精准谋划、群众活力得以充分激发、上下行动得以有序衔接。

六是注重党建引领。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党支部坚强有力,基层党建有声有色,群众就跟得紧,事情就办得顺,脱贫攻坚就有了硬核底气。24个村在脱贫攻坚中普遍配强“两委”班子,全面夯实党组织工作基础,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村组干部的组织带动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的开办村民讲习所,用乡亲们熟悉的话语宣讲扶贫惠民政策,持续加强对村民的思想政治引领。有的定期举办党日活动,组织党员承诺践诺,在带头脱贫致富的同时“结对子”帮扶贫困户。元古堆村、杨岭村为提升党建促脱贫实效,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带动群众富在产业链上。骆驼湾村、顾家台村党支部把75名无职党员发动起来,寻找致富门路,参与监督村务,联系引导群众,个个肩上有责任,人人身上有干劲。原隆村注重发挥老党员老干部作用,组建“和谐大叔”调解组,随时帮助村民调解矛盾纠纷。很多党员、干部说,脱贫攻坚是难得的党性锻炼,尤其赶上今年抗击疫情这道“加试题”和“必答题”,自己的党性观念和为民意识大大增强。广大群众从党员、干部的实干奉献中深受感染和鼓舞,纷纷表示要跟着共产党走,党叫干啥就干啥。现在,这些村申请入党的年轻人明显增多,入党成为最光荣的追求。

领袖人民心连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倾注心力最多的是扶贫工作,考察调研最多的是贫困地区,惦记最多的是困难群众。脱贫攻坚的每个重要节点和重大关头,都是总书记亲自谋划、领航定向;访贫问苦的每个细节,都融入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夙夜在公和使命情怀;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一系列指示要求,都成为广大干部群众在脱贫攻坚中的定盘星和指南针;总书记在抗疫期间对脱贫攻坚的指导部署和殷殷嘱托,都为广大干部群众决战决胜增添了强大动力。

纵览24个村的跨越巨变,盘点乡亲们的心路历程,大家体会最深、最乐于分享的是:总书记不辞辛劳走进贫困农家嘘寒问暖、关怀勉励,给村子带来了阳光雨露,给干部群众加了油鼓了劲,没有总书记的关怀就没有今天的巨变!曾记否,脱贫攻坚的总攻动员令在骆驼湾村、顾家台村向全党全国发出,“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在十八洞村首次阐述,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在考察华溪村后全面部署。这些普通乡村因总书记的到来,成为脱贫攻坚伟大实践的重要地标。难忘怀,“脱贫攻坚是我心里最牵挂的一件大事”,“全面小康路上不能忘记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家庭”,“党中央想的就是千方百计让老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总书记在村里留下的亲切话语,一直温暖着干部群众的心窝,极大激发了他们勇往直前的奋斗力量。如今,村民们想起总书记同他们交谈时的情景都激动不已,说起总书记的指导和鼓励都如数家珍,更是将总书记带去的慰问品视为珍宝,有的“一直不舍得用,看着它就会想起总书记的话,浑身就有使不完的劲”。如今,村民们用质朴的方式表达对总书记的热爱、拥戴和感恩。班彦村村民自发栽下“感恩林”,以感恩为主题的土族“花儿”洋溢着喜悦响彻山间。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广场上的两个亭子,分别被命名为“感恩亭”、“思源亭”,寓意“吃水不忘挖井人,幸福不忘共产党”。很多总书记去过的脱贫户家里,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如今,大家最想和总书记说的话是“我们非常想念您”,大家的最大期盼是“请总书记再来看看我们的新家”,大家的共同心声是“脱贫不忘总书记,致富感谢共产党”。

从24个村的脱贫实践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领袖与人民心心相印。人民的衣食冷暖和幸福安康最为领袖牵挂,领袖的关怀和指引就是人民团结奋斗的阳光雨露和巨大引擎。脱贫攻坚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生动实践,也是“两个维护”的生动实践。这种生动实践,充满积极向上、催人奋发的力量,给人以深刻启示。

第一,贫困不是命运,只要肯奋斗就一定能战胜贫困。有人说,人的命天注定,贫困就是命运。这种宿命论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这24个村,无论自然条件还是发展基础,应该说都很不好,但短短几年,山还是那座山,人还是那些人,村容村貌和群众生活却来了个彻头彻尾的大变样。解读其中的奥秘,最重要的就是奋斗。摆脱贫困是一个同自然抗争、跟人自身斗争的过程,认命等于向困难低头,等靠不可能管得持久,只有励志图强,敢于奋斗,善于奋斗,不懈奋斗,才能迎来阳光、取得胜利。正如总书记在考察十八洞村时所指出的:“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几年来,24个村正是牢记总书记嘱托,以战天斗地的精神、坚如磐石的信心、一往无前的气魄,一步步克服困难,实现了脱贫攻坚的历史跨越。经历了这场前无古人的脱贫攻坚战,现在村民们普遍敢于向贫困的命运说不,大家不再求神拜佛祈求转运,而是把希望寄托在党的政策和自己的手里。骆驼湾村、元古堆村、宋家沟村在全村最显眼的位置,把总书记“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咱们一块儿努力,把日子越过越红火”、“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指示作为标语,就是对脱贫与奋斗关系的最好诠释。

第二,脱贫攻坚是大事,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能把这件大事办好。在人类历史上,贫困一直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难题。工业革命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用了几百年也没能彻底解决这个难题。中华民族自古追求丰衣足食,有“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憧憬,也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情怀,但只有到了当代中国,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得以让梦想变为现实,把向往化为奇迹。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他多次强调:“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24个村在脱贫攻坚中党建引领、干群协力的全部故事,都饱含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党的宗旨的生动体现。事实证明,只有依靠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坚定执着,才能持之以恒地推进中华大地的减贫事业;只有依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坚强领导,才能发挥无可比拟的显著优势,让千百年的梦想、亿万人的奋斗,汇聚成为中国人民摆脱绝对贫困、走向共同富裕的时代洪流。

第三,脱贫攻坚需要投入资源和财富,更能创造资源和财富。脱贫攻坚作为党和国家的一场重大战役,资源要素广泛集聚,各方资金大量投入。这种投入,不是用了就没有的终极消费,而是能产生持续效益、创造更多资源和财富的发展型投入。从24个村的脱贫攻坚实践看,投入产出比都比较高,多数项目的投入杠杆作用明显,产生了良好的乘数效应。群众生产生活的各方面基础设施加强了,群众创业增收的条件就改善了,产业发展的门路也就拓宽了。助学培训等政策措施跟上了,群众的知识和技能就增多了,贫困的代际传递也就阻断了。乡村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明确了,群众投入的重点就抓住了,精准脱贫的要求也就落地了。金融信贷的支持加大了,农户的经营就逐步活起来了,投资合作的模式也就丰富灵活了。农村的发展跨越了,农民的消费水平就提高了,城市的发展基础也就更加坚实了。可以说,在这些贫困村摆脱贫困的过程中,不仅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大大增强,而且一些企业、一些产业也在农村广阔的天地里得到快速发展,为国家、为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正是脱贫攻坚,使这些贫困村有了现代观念、市场意识,有了托起希望的乡村产业。实践证明,脱贫攻坚的过程,是授人以鱼的过程,更是授人以渔的过程,是推动农村社会生产力不断解放和发展的过程。从全局和战略看,脱贫攻坚不仅是让千万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民生事业,而且是让中西部地区更好发挥经济社会发展最大回旋余地作用的关键一招。

第四,人民是创造历史的根本动力,脱贫攻坚必须充分调动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脱贫致富奔小康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终究要靠唤起干部群众千百万、同心干。24个村之所以能摆脱贫困,固然离不开各级各方面的大力扶持,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贫困村的干部群众。这些贫困村所在县乡领导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很多同志说,脱贫攻坚的初始阶段,贫困村的干部群众不少感到茫然,没有目标,缺乏信心,不知脱贫从哪儿下手,甚至不知脱贫意味着什么,是习近平总书记为他们点燃了希望之火,是各方面支持帮助使他们开阔了视野、树立了信心。随着一项项政策落地、一个个项目实施、一笔笔收入增加,村里干部群众的点子办法就越来越多,不少人“眼里都是藏不住的活络”,“脑子一转就是一个主意”。几年来,脱贫攻坚经历了一个由上级“推”着村里走到村里主动往前“跑”的转变过程。这个转变,主要就是在一系列政策举措的有效带动下,贫困村干部群众的内生动力得以激发,主观能动性得以调动,创造活力得以释放。现在,这些村各方面“能人”越来越多,不少村出现外出务工和经商者纷纷回村创业的景象。实践证明,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基层干部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只要贯彻好党的群众路线,充分激发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创造活力,脱贫攻坚的大业就一定能完成,乡村振兴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相关链接:

阿佤人民再唱新歌——云南腾冲市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脱贫调查

又整新鞍马蹄轻——内蒙古喀喇沁旗马鞍山村脱贫调查

脱贫路上“跑”出幸福生活——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华溪村脱贫调查

凉山深处“绣”美图——四川昭觉县火普村脱贫调查

芝麻开花节节高——山西岢岚县宋家沟村脱贫调查

坝上小村庄 阔步奔小康——河北张北县德胜村脱贫调查

长江源村人的两个家和幸福梦——青海格尔木市长江源村脱贫调查

百果园里幸福长——湖南凤凰县菖蒲塘村脱贫调查

2.十个细节,感受习近平的初心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9周年。近百年风雨兼程,不忘来路,不改初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习近平一直身体力行,持之以恒。十个细节,感受总书记的初心。

1.“我是人民的勤务员”

“怎么称呼您?”

2013年11月,习近平在湖南考察。他沿着狭窄山路辗转来到花垣县十八洞村特困户施齐文家。施齐文的老伴石大妈不识字也不会说“官话”,她把习近平迎入家中,非常客气地向习近平问出了这句话。

习近平亲切地说:“我是人民的勤务员。”握住石大妈的手,总书记询问她多大年纪,听说老人64岁了,总书记说:“你是大姐。”

脱口而出的朴实话语,为民情怀溢于言表。

在十八洞村,习近平和乡亲们在空地上围坐一圈,同大家一起商量脱贫致富奔小康之策。正是在这里,习近平首次提出“精准扶贫”,为脱贫攻坚提供了一把“金钥匙”。

“人民的勤务员”,言之所至、行之所向。

2.“你们别站着了,到我边上坐下”

2017年11月17日,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习近平会见参加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的600多名代表。

当习近平回到队伍中间,准备同代表们合影时,看见了在后排站立的93岁的黄旭华和82岁的黄大发两位道德模范代表。

总书记握住他们的手,微笑着问候说:“你们这么大岁数,身体还不错。你们别站着了,到我边上坐下。”

习近平拉着他们的手,请两位老人坐到自己身旁来,两人执意推辞,习近平一再邀请,说:“来!挤挤就行了,就这样。”

大厅内响起热烈的掌声。总书记一个自然而然的关心举动,尽显敬老亲民情怀,温暖了无数人。

3.“不怕路远,哪怕一天只看一个点”

2019年4月15日,习近平的身影出现在山城重庆。

乘飞机、坐火车、转汽车,习近平先后用了三种交通工具,前往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山路蜿蜒,坡急沟深,总书记一行冒着早春的微雨,辗转3个多小时抵达大山深处的中益乡华溪村。

挂着青苔的石阶有些湿滑,习近平一步一步登上陡坡,沿着“之”字形的山间小路爬到半山腰,来到贫困户老谭夫妇家中。习近平掀起床铺摸了摸被褥的厚实程度,察看粮食的储存情况,从屋外看到屋内,还同贫困户坐在一起,唠起了家常。

这一幕,似曾相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访贫问苦的足迹遍布全国,多远多难的路也挡不住他“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的决心。“不怕路远,哪怕一天只看一个点,也要看到真贫。只有看到中国贫困的真实状况,我们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心中有牵挂,脚下有方向。为民情怀,就在这一步步的行走中。

4.“看了以后心情还是很沉重的,也很揪心”

2017年3月8日,习近平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四川代表团审议。

“去年媒体报道了凉山州的悬崖村,看到村民和孩子们长年在悬崖上爬藤条,上山下山安全得不到保证,看了以后心情还是很沉重的,也很揪心。”习近平说。

接着,习近平又说道:“前不久又看到材料说当地已经建了新的铁梯,这样心里又感觉到松了一下。”他强调,对四川的脱贫攻坚,中央应该加大支持力度,这主要看哪里的贫困程度更深、更重。脱贫攻坚到村、到户、到人的工作,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全过程都要精准,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

一枝一叶总关情,一言一行系民生。一个交通不便、贫困偏僻的小山村,引起总书记的“揪心”,流露出习近平关心人民群众冷暖的真情。

5.“愤怒的是,一些扶贫款项被各级截留”

2013年元旦前夕,习近平来到地处太行山深处的特困村——阜平县龙泉关镇骆驼湾村、顾家台村看“真贫”。

习近平说:“看到老区一些乡亲尚未摆脱贫困、生活还比较困难,心情是沉重的。”“我们一定要想方设法、群策群力,尽快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习近平指出,“我不满意,甚至愤怒的是,一些扶贫款项被各级截留,移作他用。扶贫款项移作他用,就像救灾款项移作他用一样,都是犯罪行为。还有骗取扶贫款的问题。”他要求,对这些乱象,要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坚决反对、坚决杜绝。

一字一句,彰显出人民群众在习近平总书记心里沉甸甸的分量。

6.“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

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同代表委员广泛深入交流时,多次谈及农村厕所问题。

“是水冲厕还是旱厕?是集中化粪池还是一户一个化粪池?”在内蒙古代表团,习近平向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中南渠村党总支书记张继新代表,关切地询问村民室内厕所改造情况。

在福建代表团,当得知曾经去过的三明市将乐县高唐镇常口村,家家户户都用上了干净的水厕,习近平十分高兴。

在河南代表团,他再次强调农村厕所改造一定要因地制宜:“条件好的和城镇化一样,可以搞给排水系统,缺水的地方非要都搞水厕也不实际。”

“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习近平曾专门对“厕所革命”作出重要指示,在国内考察调研过程中,他在走村入户时也经常会询问了解相关情况。“群众利益无小事”,“小厕所”连着“大民生”。

7.“大年三十我夜不能寐”

今年1月25日,大年初一,中南海怀仁堂。习近平总书记和其他6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坐在一起。

“本来想是让大家过个好年。现在疫情形势紧急,不得不把大家召集起来,一起来研究部署这个问题。”习近平表情凝重地说,“大年三十我夜不能寐。”

“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习近平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以超常节奏开启战“疫”日程。

“指导组有什么情况、有任何需要,可以打电话直接和我说。”习近平日夜牵挂湖北、武汉的疫情,对中央指导组先后作出上百次重要指示。

亲自指挥、亲自部署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习近平以实际行动践行为民初心。

8.“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今年5月22日,习近平来到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参加审议。

在谈到疫情防控时,习近平说:“无论年龄再大、病情再重我们都绝不放弃。”他举例说道,“疫情发生以来我们成功救治的最大患者108岁。”

“在全国范围调集最优秀的医生、最先进的设备、最急需的资源,全力以赴投入疫病救治,救治费用全部由国家承担。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

习近平的一席话,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的为民情怀。

9.“很累,但很愉快”

2013年3月19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习近平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

在被问及每天的工作和生活情况时,习近平说:“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社会的日常运行,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执政党的建设管理,都有大量工作要做。对我来讲,人民把我放在这样的工作岗位上,就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牢记人民重托,牢记责任重于泰山。”

据中共中央办公厅权威人士介绍,报送给习近平的请示,不管多晚,即使到了夜里12点,第二天早上都能收到他的批示。据媒体披露,习近平出访的日程安排常常要精确到分钟,高强度地连轴转是常有的事。

“我的工作是为人民服务,很累,但很愉快。” 习近平曾在一封给他人的复信中这样吐露心声。寥寥数语,尽显赤子情怀。

10.“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最后,我有一个很好奇的问题,不知能不能问一下?”

2019年3月22日下午,意大利众议院,习近平同众议长菲科举行会见。临近结束时,菲科突然抛出了这句话。

全场目光注视着他。

“您当选中国国家主席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听到众人的笑声,菲科补充道:“因为我本人当选众议长已经很激动了,而中国这么大,您作为世界上如此重要国家的一位领袖,您是怎么想的?”

习近平的目光沉静而充满力量,他说,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铿锵有力的八个字,应该成为每一个党员干部的精神追求。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3.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习近平都去了

新华网 熊天慧 黄玥

[学习进行时]今年6月的山西吕梁之行,实现了习近平到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看一看”的愿望。习近平和14个特困地区有着怎样的故事?在考察调研中他提出过哪些重要扶贫论述?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推出图文故事,为您讲述。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习近平对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从黄土高坡到雪域高原,从西北边陲到云贵高原,习近平走遍了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他对贫困群众深深牵挂。

到2020年我国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难点就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这些地区多是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贫困人口占比和贫困发生率高,人均可支配收入低,脱贫任务重,越往后脱贫成本越高、难度越大。

2011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印发,作为一个时期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纲领性文件,第十条明确指出,六盘山区、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滇西边境山区、大兴安岭南麓山区、燕山-太行山区、吕梁山区、大别山区、罗霄山区等区域的连片特困地区和已明确实施特殊政策的西藏、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是扶贫攻坚主战场。

一、六盘山区

六盘山区跨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四省区。

甘肃中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定西、临夏等地古来就有“瘠苦甲于天下”之称,现在依然是连片特困地区。习近平十分惦记这里的困难群众。

2013年2月,习近平绕过九曲十八弯,先后来到海拔2多米的定西市渭源县元古堆村和海拔1900多米的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布楞沟村,入户看望老党员和困难群众,同乡亲们手拉着手唠家常。

习近平强调,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特别是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一定会给乡亲们更多支持和帮助,乡亲们要发扬自强自立精神,找准发展路子、苦干实干,早日改变贫困面貌。

2016年7月,习近平在宁夏固原市冒雨考察了两个村的脱贫攻坚工作。在泾源县大湾乡杨岭村,他察看村容村貌,到回族贫困户马科、马克俊家中详细了解脱贫措施的制定和落实情况。从住房、设施、牛棚到就业、收入、上学、看病、公共服务,习近平一一察看、关切询问。在原州区彭堡镇姚磨村,习近平侧重了解了党员示范带头和能人大户带动、发展冷凉蔬菜种植产业帮助农民脱贫的情况。

在宁夏考察期间,习近平还专门召开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他强调,西部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革命老区、连片特困地区贫困程度深、扶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是脱贫攻坚的短板,进一步做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必须采取系统的政策和措施。他为此提出4点要求,第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第二,完善结对,深化帮扶。第三,明确重点,精准聚焦。第四,加强考核,确保成效。

一个月后,习近平来到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班彦村,考察易地扶贫搬迁新村建设情况。在土族贫困户吕有金家,习近平同一家人围坐一起,看反映乡亲们一直居住的旧村状况的视频。得知去旧村有7公里陡峭崎岖的山路,村民祖祖辈辈居住在出入不便、严重缺水的地带,习近平说,党和政府就是要特别关心你们这样的困难群众,通过移民搬迁让你们过上好日子。

习近平拿起扶贫手册和贫困户精准管理手册,逐一询问发展种养业、参加劳务培训、孩子上学、享受合作医疗和养老保险等扶贫措施的落实情况。习近平指出,移民搬迁是脱贫攻坚的一种有效方式。移民搬迁要充分征求农民群众意见,让他们参与新村规划。新村建设要同发展生产和促进就业结合起来,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结合起来,同保护民族、区域、文化特色及风貌结合起来。

二、秦巴山区

秦巴山区跨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甘肃,是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跨省份最多的地区。

2015年2月,农历羊年春节前,习近平一到延安就转乘汽车前往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看望村民,习近平曾在梁家河村劳动生活了7年,对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沟一岔、一峁一梁都饱含深情、常常牵挂。

延川是革命老区县。习近平在此专门主持召开了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座谈会上,习近平深刻指出,一些老区发展滞后、基础设施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不高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特别是老区还有数量不少的农村贫困人口,我们必须时刻挂在心上。

习近平说,我们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老区的全面小康,特别是没有老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那是不完整的。这就是我常说的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的涵义。

2016年的新年国内首次调研,习近平来到了重庆。深入港口、企业调研后,他指出,扶贫开发成败系于精准,要找准“穷根”、明确靶向,量身定做、对症下药,真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脱贫摘帽要坚持成熟一个摘一个,既防止不思进取、等靠要,又防止揠苗助长、图虚名。

三、武陵山区

武陵山区跨重庆、湖北、湖南、贵州4省市,少数民族人口多,贫困人口分布广。

2013年11月,习近平来到地处武陵山区中心地带的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排碧乡十八洞村看望乡亲,调研扶贫开发工作。在这里,他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他表示,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

四、乌蒙山区

云南省昭通市11个区县中有10个属于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任务重、难度大。2015年1月,习近平来此考察,踏上曾经发生6.5级地震的鲁甸县龙头山镇,查看灾情,并听取了当地扶贫开发工作汇报。

习近平指出,扶贫开发是我们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是最艰巨的任务。现在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五、六年时间了,时不我待,扶贫开发要增强紧迫感,真抓实干,不能光喊口号,决不能让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掉队。要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都要提高精准度,扶到点上、根上,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贵州省遵义市遵义县枫香镇花茂村近年来统筹推进精准扶贫,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引导村民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推进农旅一体化。201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948元,全面小康实现程度97.62%。

2015年6月,习近平考察花茂村,同村民们围坐在院子里聊起家常。“这次来贵州调研一个很重要的主题就是了解贫困人口如何脱贫致富。”习近平对大家说,群众拥护不拥护是我们检验工作的重要标准。党中央制定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要是笑,就说明政策好。要是有人哭,我们就要注意,需要改正的就要改正,需要完善的就要完善。

五、滇桂黔石漠化区

滇桂黔石漠化区地跨广西、贵州、云南三省区,在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包含的区县最多。

2017年4月,习近平到广西考察。广西是革命老区,是贫困地区,也是边境地区、民族地区。习近平强调,脱贫攻坚工作做好了,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就有了坚实基础;边境建设搞好了,民族事业发展了,对打赢脱贫攻坚战也是极大促进。这几项工作是一个有机整体,要一并研究、同步推进。

习近平说,当前,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必须倒排工期,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要针对致贫原因分类施策,戒搞形式,戒做虚功,下一番绣花的功夫。对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要采取超常规措施。

六、滇西边境山区

云南是拥有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习近平对民族地区发展和少数民族群众生活十分关心。

2015年1月,习近平来到位于滇西边境山区的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古生村位于洱海边,是一个典型的白族传统村落,已有1000多年历史。总书记步行穿过村中街巷,同当地干部边走边聊,向他们了解村民增收和古村落保护情况。他强调,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

七、大兴安岭南麓山区

2014年1月,习近平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来到位于大兴安岭南麓山区的内蒙古兴安盟阿尔山市。习近平十分关注当地林区改革发展和棚户区改造,在车上就向当地干部询问有关情况,然后来到伊尔施镇74岁的困难林业职工郭永财家中,察地窖,摸火墙,看年货,坐炕头,详细了解群众生活。看到郭永财等群众住房还比较困难,他叮嘱当地干部要加快棚户区改造,排出时间表,让群众早日住上新房;要做好慰问困难群众工作,让每个家庭都过好节。

习近平强调,我们党员干部都要有这样一个意识: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还没有变成现实,我们就要毫不懈怠团结带领群众一起奋斗。

八、燕山-太行山区

河北保定市阜平县与张家口市张北县都属于燕山—太行山区,习近平于2012年和2017年分别到阜平和张北考察。

2012年12月,习近平冒着零下十几摄氏度的严寒,驱车300多公里来到地处太行山深处的革命老区阜平县。

习近平来到地处深山的龙泉关镇骆驼湾村和顾家台村两个特困村看望困难农户。习近平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

2017年1月,习近平来到张北县,踏着皑皑白雪进入小二台镇德胜村,先后走进困难群众徐万、徐学海、徐海成家看望。他察看住房、生活设施、年货准备情况,同每家人算收入支出账,对照扶贫手册询问扶贫措施落实得怎么样,家里还有哪些实际困难。在详细了解全村脱贫工作情况后,习近平强调,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做好这项工作,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要下好“精准”这盘棋,做到扶贫对象精准、扶贫产业精准、扶贫方式精准、扶贫成效精准。

九、吕梁山区

吕梁山区是习近平考察的最后一个集中连片特困区。2017年6月,习近平来到山西省忻州市岢岚县赵家洼村看望贫困群众。赵家洼村是深度贫困村,沟壑纵横、土地贫瘠,生存条件十分恶劣,属于典型的“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地方。习近平沿着村里崎岖不平的土路一连走进三户村民家中,察看他们的生活环境,了解致贫原因和稳定增收的可行性,同干部群众一起共商脱贫攻坚大计。总书记肯定了当地通过易地搬迁改善村民生活条件的思路,要求配套扶贫措施要跟上,使贫困群众不仅改善居住条件,还能稳定增收。

深度贫困地区是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坚中之坚”。为此,习近平在山西专门主持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集中研究破解深度贫困之策。他强调,脱贫攻坚工作进入目前阶段,要重点研究解决深度贫困问题。各级党委务必深刻认识深度贫困地区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艰巨性、重要性、紧迫性,以解决突出制约问题为重点,强化支撑体系,加大政策倾斜,聚焦精准发力,攻克坚中之坚,确保深度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十、大别山区

大别山区地跨河南、安徽、湖北三省。2014年3月,习近平来到革命老区河南开封市兰考县调研。兰考是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习近平说,我们这一代人是深受焦裕禄同志事迹教育成长起来的,焦裕禄同志的形象一直在我心中。他在兰考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强调,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

习近平叮嘱当地干部要切实关心农村每个家庭特别是贫困家庭,通过因地制宜发展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叮嘱当地干部要切实关心贫困群众,带领群众艰苦奋斗,早日脱贫致富。

位于大别山区的安徽六安市金寨县,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2016年4月,习近平来到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考察脱贫工作。在贫困户陈泽平、汪能保、汪达伟、汪达开、陈泽申家,习近平详细察看住房和陈设,了解贫困原因、贫困程度,通过扶贫手册看脱贫措施定了哪些、落实怎么样。

习近平在农家院落同村民们进行亲切交流。习近平指出,脱贫攻坚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必须横下一条心来抓。要强化目标责任,坚持精准扶贫,认真落实每一个项目、每一项措施,全力做好脱贫攻坚工作,以行动兑现对人民的承诺。

十一、罗霄山区

2016年2月,习近平来到位于罗霄山区的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市茅坪乡神山村考察。习近平视察村党支部,了解村级组织建设和精准扶贫情况。他一边看规划、看簿册、看记录,一边详细询问。他指出,扶贫、脱贫的措施和工作一定要精准,要因户施策、因人施策,扶到点上、扶到根上,不能大而化之。

习近平对乡亲们说,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将继续大力支持老区发展,让乡亲们日子越过越好。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

十二、西藏区

2011年7月,习近平来到西藏自治区林芝县八一镇巴吉村,了解新农村建设和基层党建工作情况,看望慰问村民。习近平担任福建省委领导时到林芝进行过调研考察,这次再来,他希望巴吉村的党员、干部坚持党的宗旨,坚持因地制宜,广开致富门路,千方百计帮助群众增加收入,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甜,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绩。

十三、四省藏区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位于四省藏区。2016年8月,习近平来到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长江源村视察。该村为藏族村,是一个移民定居点。2004年11月,128户407名牧民群众积极响应国家三江源生态保护政策,从多公里之外、海拔4700米的地方搬迁至格尔木市南郊。习近平指出,保护三江源是党中央确定的大政策,生态移民是落实这项政策的重要措施,一定要组织实施好。

十四、新疆南疆三地州

2014年4月,习近平来到位于新疆南疆三地州的新疆喀什地区调研。习近平表示,我这次来,就是要看中央惠民政策是不是深入人心。我们党的一切政策,都要围绕合民意、惠民生来制定和落实。我们的农村党组织,一定要成为团结带领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坚强堡垒。有了这一条,无论抓稳定还是抓发展,都会有力量、有后劲。

4.顾家集成灶:安全设计 时刻护卫你和家人下厨安全


厨房的安全隐患值得每一个人重视,一个小小的问题,都有可能引发大大的事故。近几年,电视、网络上关于厨房安全的事故屡见不鲜。厨房作为一个高频用火的地方,其安全性应该得到每个家庭的重视。守护厨房安全,顾家集成灶必不可少。
顾家集成灶X58,它有着八大安全防护,帮你杜绝危险隐患、排除危险,每时每刻保卫您和家人的安全。


安全防护1:意外熄火保护
因溢液或风吹意外熄火时,自动断气并报警。
安全防护2:燃气泄漏保护
24小时全天候不间断巡检,当检测燃气泄露时,0秒断气、报警并开启风机,把泄露的燃气排出室外。
安全防护3:高灵敏温感防火墙保护
进烟口处装有高灵敏温感防火探头,实时监控,检测到火苗吸入后,即时切断气源,同时启动自动蒸汽清洗灭火,再断电,保护厨房安全。检查温度100℃、0秒断气。
安全防护4:智能安全童锁
蒸箱在工作时,童锁自动锁定,防止孩子及家人误拉开箱门,造成烫伤。
安全防护5:防漏电保护
电源插头采用防漏电开关、三防电机防漏电、蒸烤内部线路安装漏电保护器,用电更安全。


安全防护6:静音塑封防水电机
防水、防油、防漏电,安全等级高;
安全防护7:锁屏功能
按下屏锁按钮,控制面板自动锁定,防止孩子及家人误触造成误操作。
安全防护8:水源防溢安全保护
专利限位清洗水壶:缺水、水满都会报警、中途缺水报警并停止工作,保护核心元器件(蒸汽发生器)不受损坏。
一个健康又安全的厨房,是家庭生活的必需,也是顾家集成灶坚持的理念。
顾家集成灶X58,用创新科技,让你家厨房再也没有烹饪风险,带给你和家人全方位的安全守护。

  • 关注微信

本网站的文章部分内容可能来源于网络和网友发布,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进行删除处理,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duobeib.com/qitaweixiu/2059.html

猜你喜欢

热门标签

洗手盆如何疏浚梗塞 洗手盆为何梗塞 iPhone提价霸占4G市场等于原价8折 明码箱怎样设置明码锁 苏泊尔电饭锅保修多久 长城画龙G8253YN彩电输入指令画面变暗疑问检修 彩星彩电解除童锁方法大全 三星笔记本培修点上海 液晶显示器花屏培修视频 燃气热水器不热水要素 热水器不上班经常出现3种处置方法 无氟空调跟有氟空调有什么区别 norltz燃气热水器售后电话 大连站和大连北站哪个离周水子机场近 热水器显示屏亮显示温度不加热 铁猫牌保险箱高效开锁技巧 科技助力安保无忧 创维8R80 汽修 a1265和c3182是什么管 为什么电热水器不能即热 标致空调为什么不冷 神舟培修笔记本培修 dell1420内存更新 青岛自来水公司培修热线电话 包头美的洗衣机全国各市售后服务预定热线号码2024年修缮点降级 创维42k08rd更新 空调为什么运转异响 热水器为何会漏水 该如何处置 什么是可以自己处置的 重庆华帝售后电话 波轮洗衣机荡涤价格 鼎新热水器 留意了!不是水平疑问! 马桶产生了这5个现象 方便 极速 邢台空调移机电话上门服务 扬子空调缺点代码e4是什么疑问 宏基4736zG可以装置W11吗 奥克斯空调培修官方 为什么突然空调滴水很多 乐视s40air刷机包 未联络视的提高方向 官网培修 格力空调售后电话 皇明太阳能电话 看尚X55液晶电视进入工厂形式和软件更新方法 燃气热水器缺点代码

热门资讯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