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国内资讯

贵州遵义:“四在农家”气象新 和美乡村留住人

  • 国内资讯
  • 2024-11-21

  遵义市立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方针,紧盯“创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市”目标,围绕“‘富在农家’兴产业、守底线、增收入”“‘学在农家’兴人才、建机制、添活力”“‘乐在农家’兴文化、强治理、树新风”“‘美在农家’兴生态、优环境、展新颜”总体要求,充分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把“四在农家·和美乡村”作为“三农”工作总抓手,大力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奋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遵义红花岗区新农村 李洪武 摄

  强化组织统筹调度

  组织保障到位。遵义市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四在农家·和美乡村”样板区建设工作机制,市、县(市、区)、镇(乡)三级同步成立分类推进“四在农家·和美乡村”样板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负责样板区建设的组织协调、指挥调度、考评认定等工作,及时研究解决相关重点事项,压紧压实市县两级31个行业主管部门工作责任和镇村主体责任。

  顶层设计到位。深入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做法,按照“一类示范引领、二类改进提升、三类补短追赶”创建原则,制定印发相关文件,对全市有乡村建设任务的1728个行政村进行分类推进创建。2024年确保成功创建一类村(社区)100个以上。

  实施分类施策。坚持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市级统一制定了一、二、三类村(社区)分类标准和建设内容,分类施策、分步推进,扎实推进“四在农家·和美乡村”建设,确保到2027年三类村(社区)全面清零,累计成功建设一类村(社区)500个以上。

  优化激励机制。市级财政每年预算5000万元,用于分类推进奖励补助。同时奖励获评一类村、二类村的民选村干部,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激情。

  强化规划引领落实

  立足规划强引领。遵义市按照因地制宜原则和“一图一表一清单一特色”(产业规划图、发展任务表、项目规划清单、特色或主导产业)要求,全市有乡村建设任务的1728个村(社区)编制了乡村振兴规划,明确村级特色主导产业、乡村人才培养、乡村村庄整治和文化、组织作用的预期情况。

  立足规划谋项目。围绕设施农业、宜居农房建设、文体设施补短等行业部门项目类型,谋划编制了“四在农家·和美乡村”样板区建设项目。结合遵义市特色产业、林业资源等优势,规划提升产业发展附加值,做好乡村建设项目储备和更新。

  立足规划控边界。在乡村振兴规划编制过程中,紧盯产业发展和乡村建设两个关键要素,坚决守好粮食安全底线、耕地保护底线和基本设施建设红线。统筹做好生态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三生空间”有机融合发展工作,实现乡村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强化乡村人才储备

  发挥能人带动作用。遵义市按照生产经营型、技能服务型、技能带动型、社会服务型等类别,开展“拉网式”摸底调研。对乡土人才进行分类统计和管理,根据人才基本信息、专业特长、产业情况、致富带富等信息进行分类造册登记,把从事种植、养殖、建筑、酿酒等行业农村实用人才纳入乡村人才库。鼓励创办非遗传承人、“乡村掌墨师”“名师工作室”等乡土人才工作室,推动乡土人才参与直播带货等活动,推动新老业态融合和乡村产业发展。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实施乡村振兴村级组织领军人才和后备力量“双培养”工程。定期轮训民选村干部,不断提升村级干部的执行政策、依法办事、服务群众、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能力和本领。坚持把培育高素质农民作为质量兴农和人才强农的战略基础,大力培育一批乡村本土农村经纪人、新型职业农民、直播“网红”达人、致富“领头雁”。建立一类村结对三类村机制,组织三类村群众到一类村学习参观、开阔视野、解放思想、拓展思维,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培养对乡村有情怀、敢担当、善开创的乡村建设、乡村管理人才。

  建立人才引进机制。加大人才振兴的政策支持力度,完善各类政策优惠和激励机制。通过引一批大学生回乡、引一批能人返乡、引一批客商到乡、引一批专技人才能人留乡的方式,补齐乡村人才短板,凝聚一批有知识、有见识的青年人才建设乡村、发展乡村、治理乡村,打造乡村振兴人才强劲引擎。

  强化群众收入提升

  持续做强特色产业。遵义市立足特色优势产业,重点发展粮油、茶叶、辣椒、红粱、牛羊、竹六大产业,突出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依托龙头企业,加快建设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巩固提升茶、辣椒、竹等产业加工优势,不断延长产业链。推动乡村旅游与红色旅游、绿色旅游、茶酒旅游、竹林康养等融合发展,优化旅游产品供给。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完善“农户+合作社”“农户+家庭农场”利益联结机制,增强服务带动小农户能力。

  持续提升就业水平。开展劳动力摸底分类、精准培训,因人设岗促进就业。持续实施返岗务工人员就业服务、落实一次性交通补助政策、开展“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采取加大招引劳动密集型企业、推进农产品加工升级办企业等方式增加就业岗位。大力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实施项目,促进本地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增收。

  持续壮大集体经济。统筹整合供销社、邮政、交通、商务、农业农村等部门资源力量,通过“统筹整合资源、分清股权归属,统筹平台渠道、分级经营销售,统筹品牌打造、分散适度规模”的“三统三分”模式,建设“乡村振兴服务站”,在农资采购、技术指导、生产托管、农产品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密切联结村民与市场、企业,参与社会化服务项目,拓宽集体增收渠道。大力推广“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经营主体+农户”模式,因地制宜发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资源统筹、组织协调、居间服务等优势,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

  强化人居环境提质

  聚力人居环境“改”。遵义市围绕“两改两治理”重点进行全面摸底、建立工作台账,通过召开群众会、评选先进典型等方式广集民意、广纳民智、广聚民力,充分调动农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引导群众自主进行改厕、改圈等整治工作。按“改一批、拆一批、异地建一批、整合用一批”的原则,对农村圈舍确需使用的及时修补;对东倒西歪、破败不堪的无用圈舍及时拆除;对建新不拆旧情况依法依规妥善解决拆除。用好房前屋后闲置空地,打造“小花园、小果园、小菜园”促进人居环境美化。整村推进生活污水治理和环境整治,全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

  聚力文化生活“树”。坚持红色传承,发挥革命老区文化底蕴优势,在创建村开展“红歌拉唱”和“村歌村晚”文化活动。组织开展“核心价值观进农家”“优秀传统文化进农家”“科学知识进农家”“文明风尚进农家”“法律法规进农家”等“五进农家”活动,把好的理念、作风、习惯转化为农民群众自身的需求,使之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深入骨髓、形成自觉。持续依托文联、职院、师院等单位部门文创团队,发挥好乡村创客指导作用,促进“脏乱差”向“绿净美”转变,让村民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提升生产生活质量。

  聚力群众共享“治”。坚持共治共享,结合村民生产生活实际,完善自治组织,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强化农村法治、村民自治、乡村德治。大力推广“寨管家”“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等治理模式,持续强化滥办酒席、高价彩礼、低俗婚闹、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治理,大力倡导“车不过十、礼不过百”等经验做法,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积极构建乡村治理体系。(作者:刘航 吴正肖)

  • 关注微信

本网站的文章部分内容可能来源于网络和网友发布,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进行删除处理,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duobeib.com/guonazixun/12681.html

猜你喜欢

热门标签

洗手盆如何疏浚梗塞 洗手盆为何梗塞 iPhone提价霸占4G市场等于原价8折 明码箱怎样设置明码锁 苏泊尔电饭锅保修多久 长城画龙G8253YN彩电输入指令画面变暗疑问检修 彩星彩电解除童锁方法大全 三星笔记本培修点上海 液晶显示器花屏培修视频 燃气热水器不热水要素 热水器不上班经常出现3种处置方法 无氟空调跟有氟空调有什么区别 norltz燃气热水器售后电话 大连站和大连北站哪个离周水子机场近 热水器显示屏亮显示温度不加热 铁猫牌保险箱高效开锁技巧 科技助力安保无忧 创维8R80 汽修 a1265和c3182是什么管 为什么电热水器不能即热 标致空调为什么不冷 神舟培修笔记本培修 dell1420内存更新 青岛自来水公司培修热线电话 包头美的洗衣机全国各市售后服务预定热线号码2024年修缮点降级 创维42k08rd更新 空调为什么运转异响 热水器为何会漏水 该如何处置 什么是可以自己处置的 重庆华帝售后电话 波轮洗衣机荡涤价格 鼎新热水器 留意了!不是水平疑问! 马桶产生了这5个现象 方便 极速 邢台空调移机电话上门服务 扬子空调缺点代码e4是什么疑问 宏基4736zG可以装置W11吗 奥克斯空调培修官方 为什么突然空调滴水很多 乐视s40air刷机包 未联络视的提高方向 官网培修 格力空调售后电话 皇明太阳能电话 看尚X55液晶电视进入工厂形式和软件更新方法 燃气热水器缺点代码

热门资讯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